童年报复性补偿,为什么总是补不够?

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愿望,成年后就要加倍地补偿,但不管补多少,好像都补不够,这种现象描述的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匮乏感。




深层心理学认为,人在早期发育阶段,需要父母足够的关注、感同身受和共情性的回应。



有了这种同理性的镜映,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足够好的,父母也是足够好的,这是孩子做人的底气,是自尊、自信的来源。



如果这样的经验不够,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匮乏感。



这种匮乏感会投射到现实中我们过去或现在所欠缺的事物上,比如书、衣服、玩摇摇车等等,当我们感到脆弱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加倍购买的方式来维持心理平衡。



这种匮乏感会让人形成一种自我评价:我是有缺陷的、不够好的、低人一等的。



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我们会觉得自己不够好看,不够聪明,不够有钱,等等,并且很容易嫉妒别人拥有的东西。


未被满足的"情感需要"


为了消除这种匮乏的感觉,我们可能会拼命购买童年没有得到的东西,追求名牌、名校,想要赚大钱,想要出人头地,等等。



但是不管购买了多少书和衣服,坐了多少次摇摇车,取得了多大的名利地位,却依然无法弥补童年的空洞,无法消除匮乏的感觉。



好像我们的内心有一种自动清零机制,让我们留不住好的、满足的、拥有的感觉。




看不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总是寻找自己没有的东西,常常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始终觉得自己是贫乏、空虚、脆弱的。



因为这样的我们缺乏的不是那些外在的物质、娱乐和名誉地位,我们缺乏的是被关注、被爱、被重视的感觉。



比如,童年得不到书的“我”,可能是缺乏母爱的滋养,需要一个像小姨一样的妈妈;



想要坐摇摇车的大男孩可能是希望自己的需要不被否定和评价(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需要被否定有时候就等同于自己的价值被否定);



爱买衣服的男朋友,可能因为老穿哥哥们留下的旧衣服,认为自己是七兄妹中最不重要的一个,他拒绝的是这样的地位,他需要新衣服证明自己跟大哥是同样重要的。



如果这些隐藏的愿望没有被看见、善待和理解,无论买多少东西、补偿多少次、取得多大的成功都无法得到满足感



(积极的补偿行为能激励人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助于获得世俗的成功,但如果不伴随自我情感觉察和修复,也很难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



实际上,当今社会有很多“富二代”或“官二代”,从小锦衣玉食,生活奢华,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可他们依然感到匮乏。



比如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炫富,其目的就是借助他人的羡慕和赞美来提升自我价值感,其根源就在于父母只是给了他们丰厚的物质待遇,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肯定自己的需要,重新养育自己


也许有人会问,对待孩子的愿望,什么是共情性的回应,心理学家们建议的原则是:同意(共情)孩子的情绪,不一定同意(满足)孩子的愿望。



也就是说,家长不管是否满足孩子的愿望,都要有一个温和而坚定的态度,理解孩子愿望背后的情感需求,但根据现实条件判断决定是否满足其需要。



不因为孩子的哭闹胁迫而满足孩子,也不因为不能满足孩子就责骂、批评孩子的愿望或者不允许孩子生气失望。



这样做能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理解父母、了解现实,建立必要的规矩和心理边界,避免陷入责备自己又怨恨父母的内耗之中。



如果你也有报复性补偿行为,你可以尝试觉察,通常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你会有这种行为冲动,在补偿前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你也许会再次体验到那些不被重视、不被满足的委屈、愤怒和羞耻。



而消除或者降低匮乏感的关键是,看见那个曾经不被关注和理解的孩子,认识到不被满足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接纳父母养育的局限,重建对自己的内在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922.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