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受到忽视,怎么样去活出自己?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说到:“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误。但真正有害的是情感忽视的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冬冬是我的一个读者,她就是一个童年被忽视的孩子,现在成人的她,虽然有工作,也成了家,但内心深处是空虚的,也是孤独的。



她和我说,她是看着妈妈的眼泪长大的,从小特别害怕自己做不好,惹妈妈不开心,长大后,也特别在意外界的评价,这让她很痛苦,因为她很难活出自我。



01
童年缺爱的人,
会活在自我怀疑中


小时候被父母忽视的孩子,长大后内心是缺爱的。



因为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也许还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就像冬冬,小时候更多的是围绕妈妈的感觉转,自己总是先考虑妈妈的感受,而妈妈因为和重男轻女的婆婆关系不好,也很痛苦,总是和冬冬诉说自己的不容易。



所以,从小冬冬就理解妈妈是辛苦的,自己要听话。



但是,太听话的冬冬长大后,也忘记了自己的感受,无法尊重自己的感觉,这意味着在她心里,自己是不重要的,进而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时常自我怀疑的人,不仅习惯自我否定,还特别害怕失败,也不会表达情感。



冬冬就是这样的人。



她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妻子和妈妈,也害怕工作上有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很难和亲近的人说出来。因为她担心自己给家人添麻烦,也害怕被家人否定。



我们看到,一个从小被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无法认可自己。



02
内心缺爱的孩子,
和父母的教育有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会长时间影响孩子。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会忽视孩子的情感呢?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介绍了12种类型的父母,包括自恋型、专制型、放纵型、离异/丧偶型、成瘾型、抑郁型、工作狂、照顾伤病家属、成就/完美导向型、反社会型、孩子即父母和“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12种父母在和孩子平时相处时的状态,也可以想象出他们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对于冬冬来说,她父母就是抑郁型的,特别是妈妈,因为爸爸基本不管她,而抑郁型妈妈关注自己的时间比关注孩子的时间要多,她总是精力不振,闷闷不乐或易怒。



孩子不知道怎样以积极的方式得到妈妈的关注,总是被忽视,或成为被倾诉的对象。



长此以往,被忽视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进而内心缺爱,也会表现出不自信。



其实,对孩子影响更多的是“都是为你好”型父母,他们惯用的伎俩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目的是想控制孩子,让孩子顺从。



而这种只为满足自己需求,忽视孩子需求的父母,就是在伤害孩子。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鼓励孩子和父母对着干,而是想说父母要看到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感受。



03
走出童年的不幸经历,
自信快乐地生活


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其著作《原生家庭》中指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现在生活的不良影响,我们讨论原生家庭的目的不是要归罪父母,而是看到问题的成因,这样才能让现在的生活幸福快乐。



她说:“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如果我们来自第二种家庭,现在需要的就是自己成长,也就是说,只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改变,生活困境才能够摆脱。



就像冬冬,她要做的也是自我改变。



当时我给她的回复是,先从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开始。她尝试过后,说自己内心深处的否定感有所松动。



除了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改变自己:



其一,时常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成长的方式。正如苏格拉底说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那么未经反思的自己,也很难成长。



因为在自我觉察的过程中,我们会重新关注到自己童年被父母忽视的感受和情感,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好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会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或评价,这样就可以慢慢学会爱自己、做自己,以活出自己。



其二,学会应对失败的能力。



惧怕失败,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当我们认为失败没什么,是正常时,就说明内心在变得强大。更重要的是,应对失败的过程中,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也就是说,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破自恋的过程。害怕失败,其实就是要保护自己的自恋,但想要生活得更好,活出自我,就必须不断破自恋,直到形成那个稳定的、有韧劲的自我。



写在最后


成长,终究是自己的事儿,我们不该把童年缺失的爱,作为自己不想努力的借口,因为那是在推卸责任。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但成人的我们可以尽力做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相对完美。



不要忘记,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成为自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921.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