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女人与衣服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购置漂亮的衣物似乎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影视剧和小说里面,也不吝笔墨地刻画着女性是如何购买和穿着精美的服饰的。



服装对女人来说,是女性美及其审美旨趣的统一体现。但是如果将购买服饰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一二了。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人生最大的消遣就是购买服饰,在她的衣柜里层层叠叠,有着各种色彩各种风格的服装,一、两年之后,这些衣服就好像蛇蜕一样,悄然消失,然后又添置一批新的行头。



然而有一天,她对我谈及她的故事。



“我初中的时候,非常渴望漂亮的衣服,可是家里不知道是经济原因还是怎么回事,我妈很少给我添置合宜的服装,旧衣服总是穿不完的穿着。我妈那人,总是喜欢做点小生意,却从来没有赚过钱......”



“有一天,我路过市场,忽然看见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正在那里卖衣服,她货架上层层叠叠有好多的棉袄,非常漂亮,我从来没有见过。我好渴望有一件美丽的衣服。亲戚说,这些棉袄是我妈进的货,呵,我妈那人,虽然是个老师,总是喜欢偷偷做点小生意,却从没有赚到钱。那批衣服自然是没有卖出去,只是不知道我妈怎么处理了,那些服装连家门都没进,就当这个世界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



“——从此以后,我只要有钱,就报复性地买衣服,并且不穿,统统都扔掉。我要告诉那个女人,她不给我的,我都买得起。并且,我不要的,给狗都不会给她。”



女朋友脸色有些狰狞。说完这个故事之后,她乱消费的毛病也消失了。



谁知道,这么多年,纠缠她的购物癖却是源自多年前的一个小故事,一段负气、一份暴怒、一份女人对女人的缠斗。



其实,说起女儿和母亲的关系,服装经常其中扮演着各种角色。



我的一位远房亲戚,现在已经快60岁了,她依然记得,多年前,她是怎么购买了一件漂亮服饰,却在母亲的要求之下她拱手相让的。半个世纪过去了,谈及这件事,她仍然愤愤不平,心有愤懑。



“我们那里天气冷,冬天的时候结寒冰。我那时候15、6岁,也没有办法弄到钱,就和村里的人一起到湖里打柴。天没亮,就出门了,天黑了才回家。”



“那时候一斤柴才5分钱,我辛辛苦苦一个冬天,打了一个冬天的柴,赚了有近三十元,我把钱藏在枕头里,每天睡觉的时候都要数一数,数一数。”



“你看,我是个有心思的人,凡是看到别人穿了什么好看的衣服、褂子,我记得那个样子,回家之后也会扯一段布,照样子做出来。”



“那个冬天我赚了近三十块钱,早就想好了,我看见别人穿一件紫色花朵的衣服,脖颈处裁两条飘带,系成一个蝴蝶结,我就把我打柴的钱做成了这件衣服。”



“我还没上身啦,衣服都没有捂热,我姐姐出嫁过门,那时我姐姐穿一件水红色的褂子,连腰身都没有。我妈看了看,连招呼都不打,就说,把你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你姐姐穿。”



“我就脱下来了。”半个世纪过去了,远方亲戚脸上仍是一脸幽怨,光影在她脸上明明灭灭。



我还有个朋友,有一次约了见面,她风风火火地赶来,一见面就大声斥骂。



“那个bitch?”



“怎么了?”我问。



“那个bitch,居然说我衣服便宜。我听了这话,肚子就好像来月经一样登时抽疼起来,我恨极了。”



“怎么会这么勃然大怒呢?”



原来她有个女友,极爱打扮,她为了投其所好,经常配合对方交流衣物心得,并投以崇拜的小眼神。慢慢地,那位女士也便笑纳了她的臣服,并经常对其指点一二。



那位女士喜欢海淘,穿的衣裙都是漂洋过海从英伦等地寄回的舶来品,比如joules的裹身裙、Burberry的风衣等。我这朋友本以为奉承对方可以加深姐妹友谊,谁知道某日突然被对方奚落了一番,吃了个闷亏。



那天她把自己在某宝淘到的衣服拿给女友看,并且怂恿对方也来一件,结果,英伦风女士面色似有难处,煎熬片刻,直言相告,“你这衣服太便宜了,我穿不上,我劝你也穿贵点吧。”



这些关于女人与服饰、女人与女人、女人与母亲之间的精彩片段,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在这些片段中,服装显然已经拥有了更多的意义,比如竞争、比如自我意象、比如嫉妒。



在精神分析的语境里,很多事物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承载了人类的幻想、渴望和仇恨。



其一,服装可能是你自我意象的表达。你会认为穿上漂亮的衣服之后,你更有价值、更为出众,你对自己的形象沾沾自喜,但是这也可能意味着,你经常以貌取人、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停留于表面,非常肤浅。



我们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桥段,一些女士为了脱胎换骨,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衣服,在形象上焕然一新。而一些热衷于整容的女士,也过分放大了容貌的作用,将美貌视为了自己唯一的资源。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性格、才华、能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假如你只把外貌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的话,可能在你幼年时期,你的父母只注意到了你的外表,没有看到你内在的能力并予以肯定加以引导,所以长大后你只能用服装和外貌来代表自己,经常感到空虚和困惑。



自体心理学里面著名的《 Z先生的二次分析》,Z先生饱受情绪病的困扰,他没有活力、想自杀,和人的关系肤浅。



在分析中,他总是带着崇拜的心情,讲述他那具有艺术气息的母亲以及他们亲密的母子关系,但是经过长期的分析,Z先生依然没有好转。



直到有一天,他回忆起,在幼年的时候,他的母亲是如何执着地关注他的身体、他的排便,并且对自己又硬又长的指甲充满骄傲,因为这指甲可以轻松的挤下Z先生脸上的黑头,令自己非常满足。



只有回忆出这些,Z先生才得以知道,他的母亲是如何近乎偏执地占有和控制着他,将他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品。显然这样的母亲完全没有了解孩子自己的欲望,以及给予孩子慈悲和慷慨。对孩子外表的关注,更是流于肤浅和操纵,致使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充满了痛苦、自毁、自我厌恶,更无法和人发展出深刻的情谊。



其次,热衷于购买服装可能还意味着你无法等待和延迟满足,你只能通过一些及时的事情来寻找快乐。我们都知道,购物是一件非常容易达成满足的事情,只需要掏钱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想拿到学位、或者是研究出某项成果,却需要长久的努力和坚持,以及耐受挫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在幼年的时候,经由母亲的抚养,内化在我们心中的。



婴儿出生的时候,有着大量原始的冲动和情绪。当他饿了、困了,因为挫折导致她内在不舒服了就会大哭大叫。母亲细致温柔地安抚可以逐渐解除婴儿的紧张,这种功能经由内化,最后会成为我们自我安抚的能力。



当我们成年之后,面对学业的困难和紧张,如果我们能够自我安抚的话,可以不疾不徐地有节奏的面对困难,这种能力让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但是,假如一个没有办法处理挫折带来的情感张力的人,可能变得焦虑和冲动,并通过及时的满足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广西南宁一位50岁的女子两个月购买了10多万的服饰,家人觉得她的消费非常不正常,经过医院检查发现她患有躁狂症。



其三,服装还是女性竞争的载体。莫泊桑的长篇小说《项链》里面的女主角,因为想得到漂亮的衣服和项链,把自己的后半生都搭了进去。实际上,她幻想着如果穿着漂亮的服饰,将会胜过其他女子,赢得男子的青睐。



竞争是俄狄浦斯三角关系的主题,女孩的额期的主题是“打败妈妈,赢取父爱和注意”,男孩子额期的主题是“打败爸爸,赢得妈妈的喜爱和青睐”。假如一个孩子在额期的发展中受到创伤的话,将会永远走不出这样的宿命和悲剧。



一位患上厌食症的少女,尽管已经骨瘦如柴、身体各项指标出现了问题,但是她还在拼命催吐让自己更瘦。这个女孩的母亲早早去世,父亲有很多的女朋友,而这些女朋友无一例外的身材纤细苗条。女孩子通过让自己苗条,潜意识里来和父亲那些女友竞争,希望能够夺回父亲之爱。



另外一个女孩,从小就被母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她的美丽被大家啧啧称赞。但她的母亲却一反常态,一声不吭,并且母亲开始在“美”这件事上,有意无意地贬低她,不是说她这不好看,就是那里糟糕。



随着母亲长年累月对她贬低,慢慢地,这个女孩便放弃了对“美”的追求。衣服穿得很随便,出门也不打扮了,“变丑”是女孩对母亲的忠诚,也是她和母亲竞争落败的证明。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关于女性意象、女性竞争、女性和服装的关系,还有许多匪夷所思的理解和思考,但是我们今天只能浅尝则止。也许,那些天天推陈出新、希望赚个盆满钵满的商家们永远都想不到,一件被销售出去的衣物,却承载着女性内心这么多的意义和幻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875.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