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的“二舅”是如何自我疗愈的?如何解决精神内耗?

从昨天开始,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B站“二舅”的视频刷屏了。


截至我写下这段话时,这条名为《回村3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在B站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2000万,还被各大自媒体平台疯狂转发、评论。


这条不到12分钟的视频浓缩了“二舅”充满波折、但又庄敬自强的一生,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很多网友说这是现代版《活着》,能把人看哭,但心里又充满力量。


如果有读者还没看过的话,强烈建议认真看一下。


“二舅”的人生经历很悲苦,但内心很强大。视频的最后,出现了二舅珍藏了几十年的笔记本,上面第一页写着他摘抄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可以说,这句话是“二舅”强大精神内核的高度浓缩。


这个视频让很多人感到震撼,并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面对困难的动力。


但是否有人想过,这样的“二舅”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他为什么在遭遇了巨大人生变故后,在自我封闭了2年后,能自己慢慢走出来,自我疗愈,从此变得豁达、乐观、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如果说“二舅”的经历治好了不少年轻人的“精神内耗”,那他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内核,又是从何而来?


是谁,或者说是什么,治好了他当年的“精神内耗”?


我们除了被“二舅”感动以外,更要深入思考以上的问题,从中总结经验和规律,防止我们自己和下一代陷入精神内耗,并最终跟“二舅”一样,拥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活出精彩的人生。


我把“二舅”的视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终于找到了上面问题的答案。


01

很多人没发现,

“二舅”的坚强乐观从这里来


“二舅”的积极乐观、坚强豁达不是天生的。


他本来是村里的超级学霸、前途无量,父母、亲戚、老师、包括他自己,都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十几岁那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医疗事故,他成了残疾人。第一年他拒绝下床,甚至不跟人交流,学校老师3次登门求他回去上学,他全都拒绝了。


第二年,他愿意下床了,但终日呆坐在天井看天,真的是坐井观天。


第三年,他终于逐渐想通了,展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3天学会了木工,3年来第一次走出家门,给人做木工活挣钱。


如果“二舅”本来的逆商就很高的话,那他遭遇医疗事故后,肯定能更迅速地调整过来,并完全有可能不惧怕别人的目光和嘲笑,继续回校上学,最后成为那个年代非常稀有的大学生,成为高级知识分子,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成为另一个身残志坚但实现抱负的励志人物。


但“二舅”没有。那场重大的人生变故足以让他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他一开始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残疾的事实,疯狂看医生手册,希望自救;他肯定也有过愤怒、抱怨,不断地悔恨“如果……那就好了”;


然后他发现再怎么愤怒和后悔也于事无补,陷入了抑郁、自卑;2年过去了,他才慢慢接受了事实,想办法重新生活。

所以,在精神心理上,“二舅”一开始也是个普通人,也会因为困难和挫折陷入“精神内耗”,遭遇重大心理创伤后,他可能也经历了正常人都有的心理阶段:震惊、否认、愤怒(沮丧),妥协,接受。


只不过,很多人一直陷入这种“精神内耗”里出不来,一生都郁郁寡欢,抱怨社会的不公,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用精神医学的话来说,就是PTSD一直得不到缓解,逐渐发展成继发抑郁症患者。


那“二舅”为什么能自我疗愈?答案藏在视频的11分00秒处,也就是“二舅”珍藏了几十年的记事本。


视频作者只点出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句话,但他没有交代这句话的出处和时代背景,也没有介绍那一页纸上的其他摘抄。


我特意截图了,大家可以认真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页纸上其实写了很多内容,最上方是“毛主席说”,然后是视频作者划红线的那句话,接着是“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还有“宁可鲜血流,祖国的寸土不可丢”。


再下面,重叠的字迹里是《东方红》的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


而纸张的最下面,“二舅”用特大号的字写着,“为人民服务”。


现在年轻人可能对上面的话语没太大的感觉,但对于生于50年代到70年代的人来说,这些话语太熟悉了。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对毛主席有着极高的敬意和崇拜,把毛主席的精神和语录视为圭臬。


很明显,“二舅”就是毛主席的一个“小迷弟”。视频里说他拄着拐杖去了北京,要去天安门广场的纪念堂,说要看看他;这里的“他”,就是“二舅”的精神支柱和偶像——毛主席。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难以想象,毛主席的精神对那一代人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个时代弘扬的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二舅”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逐渐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


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舅”的精神内核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时代背景,来自那个贫苦时代里主流的精神内核。他的父母、师长都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他精神上的积极引导,幸好还有那时的全民偶像毛主席。


所以自从他从阴影中走出来后,他后续的人生基本都在默默地付出,为家人、为村里人、为部队士兵,为了他心里的最大人生信念:为人民服务。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他便感到人生满足了。


02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建立精神内核,

避免精神内耗?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很感慨,有的甚至可能又开始吐槽这个社会。


比如很多网友会说,以前日子虽苦,但大家都积极乐观、有信仰,再大的苦难都能挺过来;现在物质是丰富了,但人的精神很空虚,“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玻璃心,动不动就纠结、抑郁……”


确实,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跟“二舅”成长的那个时代已经很不一样了,没有一位伟人能成为整个社会的偶像,给几乎所有人带来积极向上的精神能量。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陷入所谓“精神内耗”的部分原因。


可是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每个时代都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这个新时代,继续找到支撑我们前行的精神内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话题很大,有很多角度,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解读。而我作为一名专注于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多学科诊疗(MDT)的大夫,我更加关注的是:


在这个时代,为人父母者如何才能引导孩子从小具备积极乐观、克服困难的高逆商,避免陷入“精神内耗”,避免罹患精神心理障碍?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患者家长,看到了“二舅”的视频后,然后把视频转给患病的孩子看的。


如果有的话,可能已经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如果还没有但准备转发的话,请最好谨慎,起码也要在亲子关系明显改善后,再考虑给孩子看这个视频。


因为在患病孩子看来,长辈给他们看这个视频,他们往往会解读成指责和恨铁不成钢,“别人遭遇那么大的打击,尚能那么乐观,为什么你就不能好起来?”


所以,我建议那些孩子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的家长,我们看了视频后要自我反省,没有了时代的伟人偶像,为什么我的孩子会陷入“精神内耗”?为什么孩子无法从抑郁中走出来?孩子为什么会缺乏坚强的信念和精神动力?


这个时代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理应成为孩子成长时期的精神支柱,引导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精神核心。


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抑郁症的心理根源是患者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并不断自我否定导致的。


可为什么有的人也遭遇了跟患者相同的负性事件,甚至遭遇更加严重的打击,但没有形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又或者说,能逐渐从创伤中走出来?


这里面至少涉及到3个因素,第一个是归因模式。如果遇到挫折时,我们一味外归因,把责任都归咎于别人,我们很容易长期陷入愤怒、不甘,容易成为人格障碍患者;不仅自己痛苦,甚至可能失去理性地伤害别人。


如果“二舅”当年一味责怪那个给他打针的医生,甚至想报复,那他肯定无法达到现在的生活状态,甚至可能已经把那个医生打残废了、捅死了,一次医疗事故引发了两个家庭的悲剧。


可如果我们一味内归因,认为就是自己倒霉、命不好、作出了错误决定,这就容易导致重度抑郁症。


以上两种就是典型的“精神内耗”。


我认为“二舅”很可能也有过上面的心理活动过程,但他最后恢复了理性,选择了综合性的归因,这事情是有医生的责任,但也不能完全怪别人。


更重要的是,他停止了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开始思考如何积极地面对,继续想办法过好这一生。


所以,父母要从小就有意识引导孩子建立综合性的、科学的归因模式,遇到挫折要自我反省、寻找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客观因素,然后迅速调整心态,把精力放在积极面对和自我提升上,继续向目标进发。


第二个因素是父母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从小具备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意识和信心,从而塑造出高逆商。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很多父母都知道,可具体如何引导?很多父母的做法是错误的。


比如我们最近接诊的一名高中生,她被诊断为双相障碍。从她5岁起,一遇到困难就极度焦虑,想退缩、逃避,但家人会强迫她去克服,有些事情她自己也知道必须要去做。


但在面对困难的过程中,她逐渐呈现出各种躯体反应,恶心、头痛、头晕,内心无比恐惧纠结。而且她会把这些躯体反应想得很严重,灾难化地以为自己得重病了,反复就医,属于严重的“精神内耗”。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发现,她父母非常爱她,“望女成凤”,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每当她遇到困难想退缩,父母都会半哄半逼迫地让她必须迎难而上。


这名患者很聪明,所以其实经过她的努力,不少困难最后还是都克服了。但在她克服困难获取胜利的成果时,其父母完全没有意识给予她及时的、具体化的肯定,甚至连奖励和安慰都没有,更不懂得引导她回想克服困难的过程,从而增强自信和成就感。


所以这个患者即使克服了困难,也完全没有“我做到了,我真开心,我很不错”的感觉,而全是紧张焦虑的、被强迫着的巨大心理压力。


随着她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强烈的负性情绪不断累积,最后哪怕遇到的困难并不大,她也会焦虑得六神无主,又或者极力自我否定,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出现了不少躯体化症状,还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症状。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可以利用良性沟通三部曲“共情、倾听、积极引导”,先理解孩子想退缩的心理,再引导孩子尝试想办法克服困难。


而且无论最后是否成功,只要孩子勇敢尝试了,父母都应该给予及时化、具体的肯定。即使孩子出错了,甚至失败了,父母也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反省,不断努力提升。从一生的角度来说,孩子越早出错越好,这样会汲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看到自己的勇气和进步。


只要愿意多尝试,孩子肯定能体验到克服困难和害怕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逆商。而且当孩子克服过的困难越多、越大,当他们再遇到一般困难时,根本就不会害怕,甚至觉得小菜一碟。


像我们分享过的案例小虹,她真正走向康复后,内心变得非常强大,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会忍不住想,“啊?就这?跟抑郁症的痛苦根本没法比”。患病经历已经转化成了她的人生财富。


包括我本人,我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我也是家族小辈眼里励志的“二舅”。我出身贫寒农村,2岁时父亲逝世,10岁时母亲逝世,连失去至亲的痛苦我都经历过,还有什么困难能打倒我?


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挫折和困难进行转化,把磨难变成宝贵的人生财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个因素,是引导孩子树立积极、正确的三观,设立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二舅”为什么能走出来?很大程度上,是他通过毛主席的语录和那个时代对毛主席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认可,从中悟到了人生意义。


在他残废之前,他发奋读书,展现才华,当时他的人生目标很可能是复合的,有功名利禄,也有崇高的理想。


他想要出人头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要通过读书实现“跳龙门”,挣很多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还要发光发热,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但突然成了残疾人后,他自卑、敏感,在他的认知里,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和挣很多钱是不可能了。当然,其实这是他的认知局限,当时周围也没有人能指点他扩大认知边界,让他意识到,其实他完全可以重新读书实现人生目标。


但毛主席的语录让他意识到,对比起功名利禄,人生更重要的是活出价值和意义,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为人民服务,获得真正的尊重和成就感。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一辈子只服务家人和村里人的“二舅”,跟服务更多大众的国家高级工程师,其实殊途同归,他们都可以活得很幸福。


“二舅”很可能就想通了这个道理,所以变得越来越豁达。当然,偶尔说起当年的苦难,“二舅”仍不免感伤,内心深处仍有些自卑。


所以,我并不认同视频里那句话,“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


我们不能追求单纯的快乐和生活富足,而应该追求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也就是幸福的人生。具体来说,成为一名经济、人格、思想都独立的,并能对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人,并在奋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幸福,那才是父母该引导孩子树立的、真正的人生目标。


如何将这个积极信念深深地根植在孩子的心里?最好就是父母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对孩子言传身教。如果父母无法做到,也可以尽量在孩子的身边找到这样一个“二舅”,给孩子带来强大的信心,并让孩子意识到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有很多途径之后。


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孩子遇到挫折才容易展现出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更快地调整心态,从低沉中走出来,不会因为不理性的执念、或世俗的标准而“精神内耗”。


“二舅”的经历给很多人带来触动,希望这篇文章也能给为人父母们带来启发,引导孩子建立越挫越勇的高逆商,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活出有深度、广度的饱满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863.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