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压力是如何影响大脑的?

压力是为了保护早期人类免受于捕食者侵害的一种「战或逃」反应的生物指令。对于整个身体,包括大脑,它都具有强大的生理作用。作为一种遗留下的求生技能,我们可能不像从前那么需要它了。


然而,现代人似乎普遍处于慢性压力之下。我们不仅仅在负面事件中承受压力,在像结婚、新工作等这样的正面事件中,也会承受压力。


压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甚至对我们有好处。克服压力能让我们更有韧性。


但当我们面临严重的,或者是长期性的压力,比如由婚姻或伙伴关系的破裂、家庭成员的死亡或遭遇欺凌造成的种种伤害,我们需要立即处理这样的压力。


这是因为这样的压力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巨大的影响,让我们面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


慢性压力是体内持续炎症的主要诱因。炎症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糖尿病和心脏病。大脑通常由血脑屏障保护,免受循环分子的伤害。但在慢性压力下,这个屏障就会渗漏,循环中的炎症蛋白就会进入大脑。


大脑的海马体是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尤其容易受到这种伤害。有研究表明,炎症会对与动机和思维敏捷性相关的大脑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还有证据表明,慢性压力会对大脑中的激素产生影响,包括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皮质醇水平过高、持续时间过长与情绪障碍以及海马体萎缩有关。它还会导致许多身体问题,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律。


情绪,认知和行为


众所周知,长期压力会导致抑郁。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它们可能与大脑的变化有关。持续暴露在压力荷尔蒙和炎症中会导致海马体减少,这在抑郁症患者中比在健康人群中更常见。


长期的压力最终也会改变大脑中调节认知和情绪的化学物质,包括血清素(血清素对情绪调节和健康很重要)。事实上,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以用来恢复抑郁症患者大脑中5 -羟色胺的功能活动。


睡眠和昼夜节律紊乱是许多精神疾病的共同特征,包括抑郁和焦虑。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在睡眠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皮质醇水平升高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因此,恢复睡眠模式和昼夜节律可能为这些条件提供一种治疗方法。


抑郁症不是一类单一的生理疾病,它是生理易感性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之下,导致人体产生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的持续动态过程。


它虽然不是一种生理性的疾病,但同样会给人带来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对生活丧失兴趣的现象,若是情况比较严重,还可能走上极端道路。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会损害非情感领域的认知,如计划和解决问题,以及情感和社交领域的认知,如对负面信息产生注意偏见。


除了抑郁和焦虑,长期的压力及其对工作的影响也会导致倦怠症状,这也与日常生活中由于认知导致失败的频率增加有关。由于个人需要在工作或学校承担更多的工作量,这可能会导致成就感降低,增加焦虑的敏感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压力也会干扰我们在理性思考和情感之间的平衡。例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全球传播的令人紧张的消息导致人们囤积洗手液和纸巾。


这是因为压力可能会迫使大脑转向「习惯系统」。在压力作用下,大脑的某些区域,比如位于前脑底部的圆形结构壳核,会表现出更强的激活。这种激活与囤积行为有关。


此外,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在情绪认知中起作用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比如对社会关系的评估和对恐惧的了解,可能会增强非理性恐惧。最终,这些恐惧从本质上压倒了大脑通常做出冷静、理性决策的能力。


缓解压力


如果你遭受着长期的压力,你应该怎么做呢?幸运的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锻炼对对抗慢性压力有好处。运动通过引起抗炎反应来应对炎症。此外,锻炼还能促进重要区域的神经生成——生成新的脑细胞,比如海马体。它还能改善你的情绪、认知能力和身体健康。


另一个消除压力的关键方法是与你周围的人联系,比如家人、朋友和邻居。当你有压力时,放松一下,与朋友和家人互动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帮助你减轻压力。


学习可能是一个不那么明显的方法。教育会使我们进行认知储备(一种思维能力的储备),当我们遇到消极的生活事件时,它能提供一些保护。但事实上,如果人们有更好的认知储备,就不太可能患抑郁症,以及存在认知方面的问题。


其他的方法包括正念,让我们注意和好奇我们周围的世界,活在当下。奉献是另一种方式,志愿服务或向慈善机构捐款会激活你大脑中的奖励系统,促进对生活的积极感受。


重要的是,当你经历慢性压力时,不要等待,及早发现并有效治疗是获得良好结果和保持健康的关键。


有时候,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当你改变对压力的看法,做好充分准备去迎接挑战,压力反而是对身体有益的。


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最好方式并不是逃避,你应该对自己的抗压能力有信心,行动起来,向着目标前进,每天多做一点,压力和焦虑就会少一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823.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