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我内在,让你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一场奥密克戎病毒的反扑,把疫区的人封锁在了自己的家里。这对市民而言无异于画地为牢,当家人长时间无缝相处一室,再加上疫情的压力时,不免会有情绪波动和心理失衡等情况的出现。


此时,网上各种缓解情绪的小视频,层出不穷,而其中有一个视频引起了我的注意。视频中一男子因两岁的女儿不停哭闹,做出了辱骂女儿、捂女儿口鼻,甚至掐女儿脖子等令人发指的行为。妻子报警后,他自称是孩子哭闹让无法挣钱的他情绪崩溃。


面对因疫情给人们带来的情绪问题,人们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便甚嚣尘上。


如何在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保持心理健康,了解自我内在模式,从容应对各种情绪,具备经营好自己亲密关系的能力,我想,拥有任丽的《我们内在的防御》一本书足够了。



任丽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动力取向咨询师。曾参加中德模式家庭治疗和中美高级精神分析培训经验,2021年被壹心理评为年度优秀咨询师。


她写的《我们内在的防御》一书,通过大量的现实案例、故事及电影情节,阐述了心理防御机制从低级到高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演化进程,并以专业的角度分析因防御带来的关系危机,并给出其化解方法。深入浅出地写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科普内容。


本书意不在介绍防御,而在于让人们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不同的背后诱因,让自己活得更明白、更有意义和价值。下面,让我们一起翻开《我们内在的防御》了解一下。


01

不可跨越的爱


心理学硕士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写道:“每一朵鲜花都会有花萼,花萼的作用就是用来保护比较脆弱、娇嫩的花骨朵儿的。而花朵的萼片就如同人的防御。”


那什么是防御呢?通俗地说,防御就是你无意识选择的生存模式,无论心理活动还是行为,其动机都是让自己避免体验不愉快的情感。


如此,我们便明白,花朵的萼片就是花与外部关系的边界,人的防御就是人们亲密关系的边界,边界的作用就是保护花朵和人不被伤害。


恰恰是亲密关系中的人才会忽视边界,常常发生“侵入式”行为的人。本身关系疏远的人会产生距离感,但不会有边界感。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庭的小孩基本都有被父母“入侵”自己的世界的体验,比如:孩子的门不锁,家长随时闯入;孩子写得日记,被家长偷看;孩子和朋友出去玩,家长盘问得比警察都详细等等美其名“为你好”的行为,孩子不能有一点隐私和秘密。


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不得不从内心开辟出一堵墙,划出一条与父母关系清晰又隐密的边界线,并经常派“哨兵”不断地巡逻。这种警觉就是潜意识,孩子们随时准备启动防御机制,建立起自己关系的边界,防止自己的亲人影响她们内在世界的平衡。


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对孩子情绪的无视,很容易让孩子开启防御机制,形成有别于其他人的低焦虑高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通常会有三种回避模式:


第一种是彗星模式,一不高兴就玩消失;


第二种是月亮模式,就是永远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三种是逃家小兔模式,也就是一旦逃跑被抓回来,就会再逃跑,然后再被抓回来,循环往复。


《我们内在的防御》告诉我们,回避的背后隐藏着迎合、对抗、逃避的防御策略,所有的症状指向都落在关系上,关系也就是边界。



02

爱意满满的防御


学会建立关系的边界感,你也就学会了区分什么是“你的感受”,什么是“我的感受”。


但是,有一种冷叫妈妈感觉你冷,只要母亲感觉到冷,她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根本不会尊重孩子的感受,并决定给孩子加衣服。


俗话说“想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穿衣服应该比大人少一件才合理。


其实,母亲的这种内在心理动力叫投射,它是原始防御机制之一。像这种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别人身上,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还会导致好心被曲解、被误会。


假如人际关系中,知道对方的感受,并愿意试着去满足对方的需要,则这种投射就会变成中性或正向的,并起到积极、正面的意义。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的父亲圭多,是个善良憨厚、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犹太年青人。当圭多和儿子被纳粹分子抓到集中营后,圭多为了防御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将自己内在的美好投射给孩子。


他用善意的谎言将集中营的生活,演绎成一场升级打怪挣积分,挣满积分后可以坐坦克的冒险游戏,成功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精神乌托邦,最终孩子在父亲美化的生活中幸运地活下来了。


这爱意满满的防御,这超越生死的亲子关系,让人泪目。


电影是最懂受众感受的,它把人们内在的客体关系投射到大屏幕上,使人身临其境,并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当我们把碎片化的情感投射拼凑起来,呈现出自己内心真实的风景时,才能探寻出冰山下“潜意识”的轮廓。


同样的一场电影,感受到的内容却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内心投射到电影情节的内容千差万别。所以,朝内看,反思一下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03

向内看,谋心灵解放


卡尔·荣格说: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我们内在的防御》也告诉我们:我们处理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处理与自己的关系。


庄子说:“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由此可知,趋利避害是动物和人类的本能。


当亲密关系发生危机时,我们习惯性地以为问题是外在的,但《我们内在的防御》却告诉我们,所有亲密关系的冲突,其实都代表我们自己内心的冲突,都是来自内在的防御,也就是所有情绪的发源地。


家庭是我们最早开始感受情绪的地方,即使在哺乳期,通过亲人的表情和语言也可以感受到自己是不是被期待、被重视、被肯定,被值得家里人爱的,养育环境及后期的成长经历都会对我们的人格形成有影响。


约翰·鲍比说:“人类的终极渴望,无非就是被尊重、被爱护、被滋养、被关注,从而得到安全感。”


当我们人格较为成熟,并具有较强的自我功能时,就会发展出更多的利他防御。


这些防御都是我们自己拥有的“武林秘笈”,当我们拥有了更多防御策略,并清楚在什么时候使用它们时,我们就会对环境更具适应性,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有掌控感,在亲密关系中也更自由。


如此,识别和使用自己的防御,才会让你变得更优秀。《我们内在的防御》给出了丰田汽车五问管理法,来探索我们情绪的内核及核心模式,帮助我们觉察自己的情绪,熟悉自己的情绪按钮。


通过向内在看观察外在,谋得心灵解放,及时处理情绪,掌控自己的人生。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做自己的知已,从而达到一种自我和谐。


写在最后


郦波老师曾说:“何妨吟啸且徐行时候那就是东坡先生与自己和解,然后看世界时才发现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才学会了与他人相处。”


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我们内在的防御》一书,找到限制自己的玻璃罩,突破关系的困境,看见边界,完善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765.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