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引发痛苦之身,尤其是当它与你过去的痛苦产生共鸣时。
——(德)埃克哈特•托利


首先要说的是,这并非一篇书评。


我只是试图释放我的情绪,于文字之间。


《家为何会伤人》这本书我看了一个星期,就哭了一个星期。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觉得家庭其实是一个罪过。拥有血缘的关系这么一样东西,从某程度来说是一种最最最深的羁绊,但是如果之间存在着无法化解的积愤、怨愤甚至仇恨,那血缘也会成为一种最最最邪恶的连结。我们的罪就会通过这那所谓的“爱”,一代一代无休止地传递下去。

读完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我明白这样子的自己因何而来。在陌生人面前莫名噤声手足无措,皆因年幼之时,每当我在人前有何举止不雅,母亲就会怒斥甚至暴打,以至于我年纪小小在陌生人面前就事事都看母亲的面色办事。


而母亲那句“如果你有什么做得不对,人家不会说你的不是,只会说是你父母没有家教”至今仍然深植我心,原来把别人的评断当作自己的生存价值这么一个外在价值系统,是我母亲“复制”到我身上的,而或许这就是我一直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别人的爱的原因。

另外,还有两件幼年的“不幸”我记忆得非常清楚的。第一件应该是念小学之前,那时候我跟很多小朋友一样深爱折纸,创意无限且求知欲旺盛。某天我缠着刚下班的父亲,要求他教我新的折法。但是父亲可能工作不顺或者过分劳累,二话不说就抢走我的折纸书,撕得粉碎。


年幼的我只见过和颜悦色的他,何时领会过这样子的暴怒,于是我的潜意识被植下了“想要尽善尽美去求知是要被打压的”这样子的想法。

第二件应该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貌似我数学成绩还ok。某天老师布置了一条数学题,我不知何故跟同学在放学之后讨论了起来,竟然一连想出了好多种解法,成就感大增。貌似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学习是快乐的,而不是义务。


回家之后把这事情告诉了爸爸,还希望跟他一起进行更多的求解,希望想出更多的答案。只是爸爸却用异常冷淡的态度对待了我,貌似你解得多还是少,都是应该的。于是我念书以来的第一次点燃的求知火焰被浇灭了,后来对待数学更是觉得就一个烦字。

武老师说一个小孩子应对世界的基本模式会在五岁之前就形成。那我想,这几件事情足以解释我何以成为这样子一个人,心智不熟逃避现实情绪不稳外加“爱无能”。

这就是家庭的不幸。原来我所有的不快乐的源泉都是因为它。那里有口口声声最深爱我的人,但他们却伤我最深。

而今晚,我跟母亲大人爆发了数年来第一次很大型的“大战”,其激烈程度是严重到连我爸都喊我俩shut up的程度(当然他说的不是英文,哈)。


母亲大人总说我什么都不告诉她,但是到我终于情绪爆发将问题“怒斥”出来的时候,她不懂得如何去接受我的情绪,她只懂得无所谓地说,说什么人生就是这样子的了,有得有失。这样子的垃圾话,我不懂么,我能写书了!

结果吵吵闹闹数十分钟,这个家还是一切如昔。我们居于同一屋檐之下,却形同陌生。他们继续用他们的方式继续“爱”我,然后我用我的方式不断挣扎。

母亲始终是一个自以为已然给了我最好的一切、自己根本毫无愧疚、发生问题都只是因我而起的母亲,但是我却不想当一个只会对他们作无意义指责和控诉、死命装无辜推卸责任的女儿。

如果说我不怪他们,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正于张德芬而言,父母总是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给予我们最好的东西,而且这一切已然过去,所以我会试着对这一切臣服。因为只有清理了自己负面的能量,才能看到真正的智慧之光。

如你问我心所想,其实我除了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心智完全成熟的成年人”之外真的并无所求。然而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修得此道。长路依旧慢慢,而吾也只能仿效但丁,继续上下求索。

《为何家会伤人》,但愿看到我这篇东西的我的朋友,都去看看这本书。保持警觉之心,请别让下一代,重蹈我们覆辙。


读这本书我感触良多,武志红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将其中直达心灵深处的苦痛与伤口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让人不禁沉浸在忧思中。


关注孩子甚于关注配偶的家庭、以爱为名对孩子施行的压迫式教育、夹在婆媳大战中左右为难的三夹板丈夫、完成学业后仍然呆在家里啃老的半大孩子,这些无一不反映着传统思想下人们对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无知与自以为是。

中国不少家庭都是夫妻关系淡漠,甚至争吵不断,夫妻双方将关注力投射于自己孩子身上,这就带来了很多隐患,为了弥补自身在家庭中不被重视的地位,而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而建立的过度亲密关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其以后建立的家庭生活也是百害而无一益。


而如果夫妻将对彼此的怨怼之意转嫁于孩子身上,也会在无形之间疏离父母与孩子的情况。有一种更为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夫妻一方对孩子灌输另一方的各种缺点,常常是批得一无是处,这可能是出自恶意的离间,也可能是受委屈后的一种发泄,但不管原因为何,这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无知,你指望孩子作何反应?将孩子拉入两人战争中是不成熟的表现。

对孩子的过分关注是家庭关系畸形发展的造物,武志红这个观点直击中国万千家庭的阵痛,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亲子关系若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这种关系错位造成了两种不能分离,第一种是父母无法放开孩子,婆媳问题的核心是被忽略了的丈夫,是一位依赖儿子的母亲和不能忍受这种依赖程度的妻子的不可磨合性。


另一种就是孩子主动的不愿分离,这就是时下啃老一族的写照,由于成长期父母的溺爱和一切包办的处事方法,这些年轻人安于在家继续做父母的成年宝宝,这时父母觉察出不对,想要将孩子推到社会中去,但已是收效甚微了,只能无奈地继续供养着自己的孩子。

龙应台在《目送》这篇散文中有一段话如晨钟暮鼓般撼动人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也是依赖自己儿子的,但她在自己的不舍和孩子的成长中作出了取舍,她痛的领悟是不得不说的无奈,是难以描摹的深爱。她正视了孩子的需求,认可孩子自我成长的价值,她的做法其实是每段人际关系良好发展的核心力量,那就是理解和感知。


武志红的很多观点归根结底都可以用这句话进行表达,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

最后列出几个让我深有触动的观点:

感受比事实更重要。没必要执着于自己眼中的事实,因为每个人看待事实的角度都不同,关注他人的感受更能理解他人。


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


顺父母意的孩子容易缺乏存在感,形成的价值感都来自于外部认可。


父母必须克制按照自己想法来塑造孩子人生的冲动和渴望,给予他们足够发展的空间。喜欢用奖罚手段的父母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


分离是亲子关系的最终发展方向,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


母亲在0-1.5岁间要给予孩子绝对的关注,在1.5-3岁期间,要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同时让他知道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母亲的存在。3岁之前,不宜与孩子有两周以上的分离时间。


溺爱实际上是父母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是深层次对未得到的自我的过度满足,而这种满足与孩子本身的需要相距甚远。


孩子的叛逆和被动攻击都是对本身成长空间被压缩的反抗。


与任何人紧密地黏到一起都会阻碍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当孩子将父母的问题、家庭的悲剧揽到自己头上,并作出自我牺牲的时候,这是一种坏的自恋,需要父母认真的沟通。


愚孝是孩子能亲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拒绝接受相信他们的父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而是愿意理解并接纳真实的对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759.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