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天被打了130多次:零容忍,对虐待行为的纵容就是恶魔的帮凶

永远不要忽视孩子的某一句话,因为那可能是一句求救信号。“妈妈,我今天真开心,老师一天都没打我”

或许有些家长会无视孩子的这句话,认为孩子一定是在学校调皮而受到老师的教育,这件事便无人得知而就此过去。

孩子也会持续受到无休止的虐待,对他们小小的心灵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由于这位家长的警觉,及时发现了问题,制止了更大的伤害。

7月3日晚,孙女士的孩子说老师嫌他太烦人,要求他第二天请假。她第二天便去学校找老师沟通,老师保证并没有动手打过孩子。她也就相信了,并表示孩子马上要上大班了,安全度过一年就行。当天晚上孩子回到家后孩子就有些不对劲,还说了“老师今天没打我真开心”。

7月5日,孙女士果断去学校查了监控,视频显示保育员王某多次对孩子动手。她立即要求涉事老师当众向孩子道歉,但是园长询问孩子的意愿,最终选择在办公室向孩子道歉。

谁知又过了一天,孩子突然很异常的为老师开脱,反复强调老师并没有打他,千万要相信老师。

这种反常行为让她更加让她坚信儿子在学校受到了异常对待,当晚便将老师堵在幼儿园,从晚上8点查看监控到12点。

隔天便报了警,查看了17天的监控,据粗略的统计,期间共被打了130多次。

然而这仅仅是查看的监控里,对于那些没有一一查看的监控里,儿子不知道还受过多少非人的虐待。

最令人气愤的是,孩子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老师们的发泄工具。孩子坐在那里写作业,抬头说了一句话,便被扇了一巴掌;拽着孩子一点一点的掐孩子手臂;不仅包括保育员,还有班主任以及她的孩子,甚至还有外班的老师;不敢想象当她查看监控时,心里会有多么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发现早一些。

一开始只是开除了保育员,其他两位老师仍继续任职,报案派出所没有立案,只是告知没有违法。孙女士继续要求刑事复核,在八月份才辞退涉事两名老师。

潮海教育体育服务中心对该幼儿园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幼儿园马上进行内部整顿,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孙女士也表示,之前孩子也说过在学校被打,但以为只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比较严厉,也没有过多干涉。后续不会放弃为孩子讨回公道,要求对幼儿园严查,公开通报,纸质回复。不接受任何赔偿,不愿意私了。

虐待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对虐待行为的纵容就是恶魔的帮凶。

孩子还小,没有办法正确认知和表达,家长在接收到来自孩子的信号时一定要加以重视,不要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后才追悔莫及。

1
虐童行为的成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对 68 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 0~17 岁儿童中:遭受躯体虐待的儿童有 26.6%;遭受情感虐待的儿童有19.6%;

虐童行为,作为一种极端且令人愤怒的社会问题,一直备受广泛关注和研究。理解虐童行为的成因,不仅有助于预防和干预,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全面的视角,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破坏欲望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认为,人类内心存在着生与死的两种本能反应。其中,破坏欲作为死本能的表现之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虐童行为。

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欲望,而如何处理和管理这种欲望成为关键。如果无法有效控制破坏欲望,它就可能转化为对儿童的虐待行为。

虐童者可能试图通过对无辜的儿童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来满足他们内在的破坏欲望。

这种行为通常受到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情感问题的驱使,使他们将这种破坏性情感投射到无助的儿童身上。

因此,了解和处理个体的破坏欲望是防止虐童行为的重要一步。

扭曲的成就感:

虐童行为的成因不仅仅是破坏欲望,还可能涉及到一种扭曲的成就感,有些虐童者希望通过对幼儿的控制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这种心理机制可能与虐童者在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方面的困境有关。

对于某些社会地位较低、面临生存压力的个体来说,虐童行为可能成为一种在幼儿面前展现自己强大的方式。

对于一些长期受到打压的人来说,能够通过操纵幼儿来实现一种心理上的挑战和成就感。

他们可能将这种行为视为一种自我肯定的方式,尤其是在其他方面他们感到无能或受限的情况下。

因此,虐童行为也可能源于扭曲的自我满足欲望,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因。

发泄压力的途径:

虐童行为的成因还与一种达到发泄的需求相关。尽管社会在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和教育机构的工作压力,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一些虐童行为的出现。

教育工作者可能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难以长时间保持精力充沛,这种压力可能会转化为对儿童的虐待行为,成为一种发泄方式。

这种情况下,虐童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不适当的应对机制,是压力和负面情感的副产品。

为了减少虐童行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接受充分的教育和培训,以更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和情绪。

2
面对恶性虐童事件,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恶性虐童事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和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事件的背后常伴随着施暴者的借口和社会对暴力行为的默许。

我们必须坚定地表现出零容忍的态度,这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施暴者通常会试图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比如声称受害者让他们失控或者抱怨孩子们的烦扰。然而,这些都不能成为暴力行为的合理化理由。

明确告诉社会,任何形式的虐待和暴力都是不可接受的,将有助于打破施暴者的借口链。

社会的默许和漠视会使恶性虐童事件变得更加常见。如果我们选择忍受暴力,仅仅因为受害者不是我们的家人,那么我们就为暴力行为创造了合法的空间。
零容忍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和平与安全的社会。

虽然恶性虐童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对受害者和家庭来说,它们可能产生长期的影响。

儿童在受虐待后可能面临心理创伤、社交问题和自尊心受损等挑战。我们必须关照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对于受虐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家庭成员需要鼓励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表达他们的感受,并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3
写在最后

虐童行为,是对孩子们无比残忍的犯罪行为,令人痛心疾首。

近期发生的虐童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虐童行为,以保护孩子的安全和幸福。教育部门和幼儿园有责任确保孩子的安全。

在上述事件中,幼儿园的管理层应该对发生在他们园内的虐童行为负有一定的责任。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确保孩子在学校得到安全的保护和关爱。

此外,对于虐童行为的举报和调查应该得到及时的处理,以保护受害者并追究责任。

家庭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虐童行为的预防和教育。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亲近的关系,鼓励他们开放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同时,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那些可能陷入虐待行为的家庭,以及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治疗和支持。

坚决谴责虐童行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一个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未来。

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1510.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