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永远拉着孩子的手

一、溺爱的孩子,分离过程最痛苦

怀胎十月,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每个做家长的都不容易,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掌上明珠。然而“慈母多败儿”、“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是最难管教和相处的:因为他们自我中心、冷漠无情、受挫力差、情绪不稳定、没有同理心,在分离的过程中采取回避、退缩、极端的方式,他们拼命命令家长同时又十分厌恶反感家长,他们在家无法无天,在外自卑无力,自己一无所长却要求家长无所不能,这样的孩子就如同被抽取了生长的力量,人性的弱点展露无遗。当家长发现孩子似乎哪里不对,感到被逼迫无奈而去尝试去管教他们的时候,得到的是无情的漠视甚至暴力。

溺爱是剥夺孩子成长机会的终极武器,同时溺爱也是摧毁孩子健康人格发展的致命毒药,可以这么说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如果不加以及时干预和教育,在成年后几乎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溺爱的本质就是剥夺孩子承担自我责任、体验生活酸甜苦辣的机会,而由成年人“帮助”他们体验。

溺爱长的“样子”:

1、只要读书好,其他全好说;

2、物质无限度,家财全为你,只要身体棒,父母甘辛苦;

3、学习上严格要求、物质上无度满足;劳动上没有要求、人际交往严格限制。(凡是有利于孩子探索世界和体验生活的行动全都被限制捆绑,凡是需要孩子承担责任的地方几乎都被忽略。因此出现一个怪圈:在某些方面过度管制,在另外一方面纵容无度,这种分裂的家庭管教模式导致一旦孩子哪天连书都读不好了,家长的世界立刻崩塌,孩子的自信也随即瓦解);

4、平时忙于工作,孩子有什么要求立刻满足,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缺憾。

5、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保护,不要他们承担一点点伤害和挫折;

二、正确的认识分离

分离是一个过程,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小的时候是行动上的分离,到了青春期是心灵上的分离。怀孕的时候,母亲给孩子的保护是全方位的,出生之后他们需要自己学着吃东西、自己呼吸、自己走路、自己说话......,2、3岁的时候家长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教会孩子们自己行动,这种期望非常明确,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加,但是他们还是很听家长的话的,他们愿意做一个好孩子。在幼儿和小学这个时期对孩子实施教育是最容易的,家长只要放开手脚引导孩子多去尝试、多去担当就好,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小事件发生,家长利用好这些小事件教孩子做人做事(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忙于外出赚钱谋生,没有亲自管孩子,到了初中的时候管孩子就发现非常难,似乎孩子身上有数不尽的缺点,亲子之间视如仇敌。),所以说等孩子们长大后家长才想起到在小事上去教育孩子,那就异常困难了,事倍功半不说,还加剧了孩子的叛逆。在儿童时期过于苛严或者过于放纵都是十分有害的,孩子犹如新生的苗木,须仔细爱护,须细心培育。

青春期的分离是走向独立的开始,是走向成年的预备,我们不会容许一个孩子到了青年还没有主见、没有责任、没有理想,甚至到了成年的时候还在啃老,分离对于家庭和孩子来说都是必需的。孩子在这个时候的“分离”带着很强的主观色彩,在家长看来孩子似乎与我们原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格格不入,而孩子却感到父母处处都在管着自己,非常容易爆发亲子冲突。

三、如何处理分离过程中的“分歧”

1、分歧的意义

分歧是无法避免的,作为一个几十岁的成年人和十几岁的未成年孩子相比,我们之间有太多的不一样,不同的人生经历导致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迥异。这种不同或分歧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说和我们不一样就代表孩子是坏的,或者他们将永远这样,孩子是在动态中发展的追求个性与自我,与家长的要求相去甚远

2、家长对待分歧的态度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

家长要纠正这样一种观念:孩子追求和我们不一样的思想、行为一定是错的。我们的家长朋友容易陷入一个怪圈——阻止孩子与我们发生分歧,否定分歧,不尊重分歧、妖魔化分歧,反而忽视亲子关系对分离过程的重要支撑作用。用数不完的冲突代替家长对孩子的温暖和理解,用严格管束代替有阶段的放手,结果可想而知,这是舍本逐末。从孩子一方面导致他们长期角色散乱,延长了叛逆期,给学业和心理健康带来持续影响。(大部分孩子的叛逆期其实只有一到两年)

3、分歧的层次与处理

A、日常琐事:穿戴打扮、物品购买、饮食起居。(处理:允许自主选择,限制消费额度,这是选择权利上的自主。如果学校不允许的行为则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或提供替代解决方案,不要粗暴否决)。

B、情感生活:16岁左右的男女生产生爱慕之心是人之常情,不能说成年人的感情是感情,孩子的感情就是儿戏,在情感上孩子和成年人是平等的,拥有同等的感受性与重要性,简单粗暴的干预甚至棒打鸳鸯将导致极为恶劣的后果,亲子关系势必要破裂,同时孩子在情感领域将失去家长的指导,最终被同伴群体的低俗所影响。

(处理:不支持、不反对,但是向孩子积极关注和了解情况,表达对孩子情感的尊重,同时提醒孩子注意保护自己和对方的安全,传授科学的青春期常识,和孩子站在一起组成统一战线,即使恋爱失败了家长还可以借此协助孩子渡过难关。恋爱问题宜疏不宜堵)

C、人际交往:孩子会到处寻找同伴认同,比如成绩差的找成绩差的,成绩好的找成绩优秀的,平静的找安静的,鼓噪的找活泼的,人只有与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才感到放松,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这样的。同伴认同的核心是自我认同,对自我的认识偏了,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就会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诱导。引导孩子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就很重要了,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漠视孩子在学习方便的优势和天赋,那么孩子在内心对自己的认知就是:我不是一个好孩子,我是一个不受欢迎和喜欢的人。这种感受是如此的残酷和难受,他会感到和不良同伴在一起才是最佳选择。因此,不要说是别人家的孩子带坏了自家孩子,是您的孩子自己没有形成积极成熟的自我。孩子找到朋友其实就是他个人价值观的选择。

(处理:1、不直接否定他的朋友,这样做的风险非常之高,也没有任何作用;2、我们不评价他的朋友,而是引导孩子点评自己的朋友,引导其正确择友;3、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给孩子过多的负面评价,引导积极自我认同。不要以爱孩子之名去损坏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如果您第一层次的分歧都没有处理好,那么对第二、第三层次的分歧基本上就是无能为力了,每一层次的分歧都会将家庭冲突推向新的高度。教育孩子就是对家长自身的修炼,与其说孩子是生来被我们教育的,不如说家长正是借助孩子才变得更理智和成熟。感谢小宝贝们的陪伴,感谢他们来到我们的家庭,我们愿意和他们一起成长,这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对于分离而言,其实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我们不会永远拉着孩子的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142.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