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和 TA 越来越像?

我们对周围的人事高度敏感。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会观察父母和老师,学习他们如何走路、说话、阅读,以及使用智能手机。


我们从观察学习中了解的行为复杂性似乎没有尽头。


但社会影响远不止于此。我们不只是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我们也学习他们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并不断适应


大脑在这方面非常善于学习。但大脑是如何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思想的呢?一项研究让我们离答案更近一步。



我们了解他人思想的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错,会导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你可能无法与某人共情,或者往极端点儿说,你可能很容易受他人想法的影响,你的「自我」感觉是不稳定和脆弱的。


了解他人思维的能力是人类大脑最复杂的适应能力之一。实验心理学家经常用一种叫做「错误信念任务」(False-Belief Task的方法来评估这种能力。


【错误信念任务】是建立在错误信念理解的基础上的,错误信念理解是指个体对世界的信念或表征可能与现实形成对比的理解。 错误信念任务是一种常用的检验心理理论的方法。 即儿童根据内部心理状态(如他们的信念)构建人的能力。它被认为是心智理论的试金石,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明确区分孩子的(真实的)信念和孩子对其他人不同的(错误的)信念的意识。


在这个任务中,每个个体,也就是「主体」,要观察另一个个体,也就是「同伴」,把一个想要的物体藏在盒子里。


随后,研究对象的同伴离开,研究人员将物体从盒子里拿出来,藏在另一个地方。当同伴回来,他们会错误地相信物体还在盒子里,但实验对象知道真相。


这就要求实验对象除了记住自己了解的真实情况外,还要记住同伴的错误想法。但是我们怎么知道实验对象是否真的在想同伴的想法呢?


▎错误思维


在过去的十年里,神经科学家探索了一种读心术理论,叫做模拟理论。该理论认为,当我设身处地为你着想时,我的大脑会复制你大脑中的神经处理机制。


神经学家已经发现了可靠的证据,证明大脑确实会模拟同伴的神经机制。他们已经表明,如果你观察另一个人得到奖励,比如食物或金钱,你的大脑活动就像你是得到奖励的人一样。


不过有个问题。如果我的大脑复制了你的神经机制,它如何区分我自己的思维和我对你思维的模拟?


研究人员对此开展实验,招募了40名参与者,让他们玩一个「概率」版本的错误信念任务。与此同时,研究员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他们的大脑,通过跟踪血液流动的变化,间接测量大脑活动。



在这个游戏中,双方玩家都不相信物体一定在盒子里或不在盒子里,而是相信物体有可能在这里或那里,虽然他们并不确定(这就是薛定谔的猫


可能有读者不太清楚薛定谔的猫到底指什么,但有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感觉。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例一】

你在太空站里抛了个硬币,于是这个硬币一直在空中旋转,这时我们可以说它是「正面态」与「反面态」的叠加态。然后你啪地一下把它拍在桌子上,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概率是50%和50%。


在量子力学的相关实验里,你没办法预测实验的结果,但是你能预测得到某个结果的概率。就像上面的硬币,你不知道是正面还是反面,但是你知道得到正面的概率是50%。


抛硬币其实只是个过程,你不能说硬币同时是正面和反面,而叠加态是一种态,它可以是两种基态的叠加状态。


【例二】

有一个男人拿着一瓶水正走向你。在他到达你面前之前,你不知道他是给你递水喝,还是往你头上泼水。在他做出动作之前,你无从得知结果。


那么此刻,他处于递水、泼水共存的状态。他的结果可以是递水,也可以是泼水,是共存的状态。



埃尔温·薛定谔 (Erwin Schrödinger),量子力学之父之一,以对物理学的一些重要贡献而闻名,尤其是薛定谔方程,他因此获得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体总是在移动,所以两个玩家的信念总是在变化。实验对象不仅要知道物体的下落,还要知道同伴的信念。


这种设计使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受试者在玩游戏时的心理活动。研究显示,每当参与者得到有关物体位置的信息时,他们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信念的。研究还记录了他们如何在同伴每次看到一些信息时改变他们对同伴信念的模拟。


该模型通过计算「预测」和「预测误差」来工作。例如,如果一个参与者预测有90%的可能性物体在盒子里,但随后发现它根本不在盒子里,他们会感到惊讶。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人经历了一个很大的「预测错误」。然后用于改进下一次的预测。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预测误差是大脑计算的一个基本单位。每一个预测错误都与大脑中特定的活动模式有关。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受试者经历预测错误时的大脑活动模式与受试者思考同伴预测错误时的大脑活动模式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大脑使用不同的活动模式来预测错误和「模拟」预测错误。这意味着大脑活动包含的信息不仅包括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还包括谁在思考这个世界。两者的结合导致了一种主观的自我意识


▎训练大脑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他们可以训练大脑使大脑活动模式更明显或愈发重叠。他们通过操纵任务来做到这一点,让受试者和同伴很少或经常看到相同的信息。


如果它们变得更清晰,受试者就能更好地区分自己和同伴的想法。如果模式的重叠程度越高,他们就越不善于区分自己和同伴的想法。


这意味着在大脑中,自我和他者之间的界限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大脑可以学会改变这个界限。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很长时间后,开始感觉像一个人,有着相同的想法。


在社会层面上,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对那些与我们有相似经历的人产生同理心,而不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


研究结果似乎很实用。如果自我与他人边界真的具有这样的延展性,那么也许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能力,既能解决偏见,又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八字看学业 - 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助力孩子提高孩子成绩
  • 学业咨询上「易灵网」,甄选专家名师,快速提升学业,免费试算验证,不准不收费!
  • 易灵网

    广告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814.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