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察其他人的感受?除非他是自己人!

我们总说小朋友是“自私”的。这不是指责小朋友们的品质,而是说,小朋友们有时候会忽视别人的看法和感受。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例如,我们在很小的时候,会以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图案和我们在自己的视角看到的是一样的,我们也不知道如果别人没有和我们一样看见一件事情发生,他们就不会像我们一样知道这件事的经过。只有在“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能力充分地发展了之后,我们才能学会体察别人的心理状态(mental state)。

但是有的时候小朋友还是学不会感受别人的心理。研究者们发现,很多时候这个现象发生在外群体(out-group)的成员身上。什么是外群体呢?外群体就是“不和我同一类的人群”,和它相对的就是内群体(in-group)的概念,也就是“和我同一类的人群”。这个“类”可以是不同的班级,也可以是信仰不同宗教的人群。

那么,小朋友是不是不能体察外群体人们的心理状态呢?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个实验。一些5岁和6岁的小朋友被请来了实验室。研究者会让这些小朋友们观看一些动画片。在动画片中,有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他们俩会在屏幕上运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三角形想要安慰另一个三角形,或者一个三角形想要吓另一个三角形一跳。

三角形本身是没有任何特征来让小朋友确定它的身份的,但是研究者会告诉小朋友这些三角形的身份。在一半的情况下,研究者告诉的是性别: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男生/女生。这样,对男生来说,“女三角形”就是一个外群体的个体。另一半的情况下,研究者告诉的是国籍:这两个三角形都是住在你家附近、和你上同一所学校、说同一种语言的小朋友/这两个三角形都是住在另一个国家、和你上不同的学校、说外国语言的小朋友。这样,“住在附近的三角形”就是内群体的个体,“住在国外的三角形”就是外群体的个体。

小朋友们看完了动画片之后,研究者会问小朋友:“你觉得刚才动画片里发生了什么?”“你觉得动画片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请跟我讲讲这个小朋友吧。”

小朋友的回答怎么能够帮助研究者知道他们有没有体察到动画片里那些三角形小朋友的心理状态呢?研究者们统计了小朋友的回答中涉及到对方的想法或渴望(如“想要”“喜欢”“想知道”“决定”)、情感(如“生气”“不高兴”“吓了一跳”)、意图(如“想顽皮一下”“”)、互动(如“模仿”“争论”“嬉戏”“偷窥”)的词汇。

结果发现,小朋友在评论内群体的三角形小朋友时,使用的这些词汇的数量和多样性明显比外群体更多。这说明,5-6岁的小朋友,相比于和自己不是同类的人群,更能够体察和自己一类的人们的心理状态。

这个研究也许为我们揭示了社会偏见(social prejudice)的起源。很多时候,对于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人们往往没缺少宽容的心态。这到底是什么在作祟?可能,人们从小就喜欢和与自己一样的人待在一起,更能体会他们的感受。而对那些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则很难“站在他们的鞋子里”思考。跨性别的偏见、跨种族的歧视、跨文化的冲突,很肯能是因为一旦失去对别人心理的感受,“别人”对我们来说就只是被“去人类化(dehumanize)”后的实体,因此不需要被理解和特殊对待。这也提示我们,在对待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群时,需要特殊的理解和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安远教育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ayjyw.cn/zixun/ 381.html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